2013年5月10—11日,由亞洲與太平洋地區紅土鎳礦合作組織(以下簡稱APOL)主辦、沈陽研究院承辦的APOL2013沈陽年會,在沈陽瑪麗蒂姆酒店隆重舉行。本次會議的主題是“技術創新,合作共贏”。經過與會代表努力,年會取得圓滿成功。會議收獲如下:
會議搭建了產學研交流合作平臺。受國際經濟大環境影響,2012年紅土鎳礦行業走過了自2008年以來最冷的寒冬,鎳價的暴跌造成冶煉企業生存困難。如何轉變增長方式,通過技術創新拓寬合作發展的空間,成為本次會議的核心理念。在會議上,沈陽研究院三位工程技術人員應邀在大會上做了《RKEF工藝冶煉高溫爐渣綜合利用技術》、《低品位紅土鎳礦直接還原—磁選富集技術》和《鎳鐵冶煉企業分析實驗室簡介》的報告,得到與會專家和企業的廣泛關注。經過理事會協商,APOL組建了由沈陽研究院為牽頭單位的12家科研、設計、冶煉、設備制造企業參加的技術聯盟。會議增選沈陽研究院為APOL組織副理事長單位。
中國有色集團及出資企業在行業上的影響力提高。會議舉辦之前,APOL組織對尹文新院長進行了專訪,并在APOL組織主辦的期刊《錢塘有色》上發表,同時還配發了沈陽有色金屬研究的介紹。尹文新院長在專訪中對紅土鎳礦行業近年的技術進展,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了深刻的分析與展望,得到了業內同仁的高度關注;沈陽研究院介紹中充分展示了在中國有色集團的領導和支持下,取得的卓有成效的發展和在紅土鎳礦技術領域的成果,得到了各界的高度肯定。會議還專門安排了對中國有色(沈陽)冶金機械有限公司技術和產品的宣傳,沈冶機械副總經理張偉介紹了公司科技創新和冶金設備加工能力。會議還安排了與會代表實地參觀了中國有色(沈陽)冶金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亞洲第一大回轉窯生產車間,參觀了沈陽研究院亞洲第一座鎳鐵中試生產線。上述活動有效擴大了集團公司及出資企業在APOL組織中的影響力。
研究院科研人員能力得到鍛煉,視野得到拓寬。沈陽研究院以此次會議為契機,積極組織科研人員撰寫論文,選礦研究所、冶金研究所、金屬材料研究所、中色鎳業(緬甸)分析測試服務實驗室等部門為大會提交學術論文8篇,其中有3篇論文在大會上作了報告。這些學術論文得到了與會者的高度關注,紛紛要求進行深入交流和合作洽談。為了充分利用這次辦會的機會,讓更多的科研人員拓寬視野,沈陽研究院安排各研究所所長和專題組長全程參加會議及活動。
此次年會得到了集團公司孫加林副總經理和集團公司科技部的關懷與支持。地方政府也十分重視,遼寧省科技廳副廳長穆曉森、條件財務處處長杜秉海出席了大會。集團公司在沈出資企業沈陽礦業、沈陽設計院、沈冶機械、中色泵業、沈陽有研礦化等企業在會務方面給予了鼎力支持,展示了集團公司出資企業之間和諧、合作,互相支援的優秀風范和先進的企業文化。同時,我院組成12人服務團隊為會議周到細致服務,獲得大會秘書處及各位代表的好評,體現出研究院職工的良好的精神風貌。
亞洲與太平洋地區紅土礦合作組織(APOL)是紅土鎳礦礦山、冶煉、貿易、檢驗、科研及其相關行業的非盈利性社團組織,2009年在香港注冊,現有會員223家,成員來自亞太地區的中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日本、韓國、新加坡、澳大利亞、香港、臺灣等12個國家或地區。自2009年召開第一屆會員年會以來,已經發展成為亞太地區紅土鎳礦行業極有影響力的國際性交流合作的平臺。本次年會有亞太地區100多家企業,230多名代表出席。